本報記者 田鵬
4月18日,深圳證券交易所(以下簡稱“深交所”)以“成長新啟航·民企百舸競中流”為主題,在上市大廳組織召開2024年度首場上市公司集體業績說明會,健帆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健帆生物”)、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信立泰”)和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萬孚生物”)等生物醫藥行業的深市民企代表參加。
在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備受矚目的當下,相關公司的業績表現、研發進展、市場布局等情況,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。通過此次集體業績說明會,上述生物醫藥企業直面投資者,解答市場疑問,增強市場對行業的信心。
深交所表示,此次民營企業的積極參與,既體現了對自身發展戰略的堅定信心,也映射出深交所服務民營經濟的平臺樞紐功能。通過搭建專業化交流平臺,有效架起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溝通橋梁,助力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規范度與信息透明度,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直面AI浪潮
回應創新關切
在全球生物醫藥競爭白熱化的當下,技術創新早已成為企業搶占行業高地的“勝負手”。從AI算法驅動的藥物研發革命,到基因編輯技術改寫疾病治療范式,再到納米技術與大數據構建的智慧醫療生態,創新技術的深度融合正重塑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格局。
在深市2024年度首場上市公司集體業績說明會上,健帆生物、信立泰、萬孚生物等企業以實踐案例印證:唯有緊握技術創新這把“金鑰匙”,才能解鎖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無限可能。
信立泰董事、董事會秘書楊健鋒表示:“依托AI,公司初步實現小分子、小核酸及環肽先導化合物的高效篩選與優化,有效縮短研發周期,提高成功率。未來,公司計劃持續深化AI在藥物全生命周期的藥物設計、數據挖掘與知識沉淀能力,為患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治療方案,塑造未來醫藥產業格局。”
萬孚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,關于數字化病理,是病理領域巨大的變革機會,早年公司投資多個與數字化業務相關的項目。同時,公司正在圍繞病理科建設數字化病理的整體解決方案,通過結合現有的硬件,再通過掃描儀將圖片掃描整合起來,為醫生提供初篩的檢查結果,大大減輕醫生的工作量。
當信立泰和萬孚生物以AI賦能公司發展時,健帆生物則以臨床研究與業務拓展為堅實支點——通過與國內頂尖學術醫院、權威醫學領袖建立深度合作,積極響應“健康中國 2030”戰略目標,聚焦心腦血管疾病、代謝性疾病等重大健康領域,系統推進循證醫學證據鏈的構建。
健帆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,2024年,公司在中山三院、中大五院等多家三甲醫院開展腦卒中相關臨床研究課題,持續探索血液吸附技術在心內科、神經內科等多學科的創新應用,不斷拓寬產品的臨床價值邊界,以實際行動挖掘疾病治療新需求,為守護人類健康注入新動能。
錨定未來賽道
擘畫發展宏圖
站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變革的關鍵節點,企業的戰略布局能力決定著行業發展的高度與方向。在業績說明會上,健帆生物、信立泰、萬孚生物等企業不僅回溯過往創新實踐,更以前瞻性的戰略規劃錨定未來賽道。
健帆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,公司會持續密切關注集采動態,并提前做好應對措施。公司將不斷加強生產經營和內部管理,做好產能布局。并持續加強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迭代,豐富血液灌流器產品線,提高公司產品結構的多樣化。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持續開發新市場,加速拓展重型肝病、危急重癥及代謝性疾病新應用領域,并加大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,提高肝病重癥等新業務及海外業務占比。
萬孚生物相關負責人介紹,這些年來,公司在將國際部未來的第三個增長引擎——化學發光平臺導入到國際部市場。我們在國際部持續推陳出新,疊加更多產品線以及新的檢測項目,使國際部持續保持增長的活力。“因為出海較早,有足夠強的先發優勢,在注冊、準入、團隊搭建以及本地化商業策略上,公司有足夠的積累來滿足海外市場豐富的市場需求。”
除此之外,相關公司在產品研發進展上也在持續發力。例如,信立泰的全球創新產品 JK07備受矚目,這是一款針對心血管疾病的新型藥物,其獨特的作用機制能夠精準作用于相關靶點,通過調節心肌重構和改善心臟功能。
楊健鋒透露,JK07已進入二期臨床階段,目前在美國、加拿大和中國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,二期臨床計劃入組282例,入組人數已超過一半。從低劑量組的中期分析看,展現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積極信號;二期臨床研究已啟動高劑量組的患者入組;計劃2025年三季度完成入組,觀察期52周,預計2026年完成隨訪,并有最終結果分析。
(編輯 賀俊)
23:51 | 罕見“競爭性要約收購”引關注 實... |
23:51 | 企業要做好“展”略突圍 |
23:51 |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... |
23:51 |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“中... |
23:51 |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... |
23:51 |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... |
23:51 |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“戰報”出爐 |
23:51 |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... |
23:51 |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... |
23:51 | 三論“投資于人”:為經濟穩中有進... |
23:51 |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“向新力” |
23:51 |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... |
版權所有《證券日報》社有限責任公司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-20250455
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
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、數據僅供參考,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,風險自負。
證券日報社電話:010-83251700網站電話:010-83251800 網站傳真:010-83251801電子郵件:xmtzx@zqrb.net
安卓
IOS
掃一掃,加關注
掃一掃,加關注